妈妈和孩子过度亲密怎么办

妈妈和孩子过度亲密怎么办

有的父母认为应该和孩子保持适当距离才可以让孩子独立成长,而有的父母则是认为,必须和孩子一直保持紧密联系,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鼓励,才可以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完整的人格。

回想近几年的教育理念,都在要求父母给予孩子爱和安全感,以及适当的放手。其实孩子比成人更需要成长空间,这个时候离不开孩子的反而是父母,这其实也就是亲密鼓励式育儿的教育理念。

这个育儿理念其实要求母亲做的牺牲是很多的,需要母亲无时无刻的关注孩子的的需求并且及时的满足孩子。再加上近几年鼓励式教育的盛行,让很多新手父母都喜欢并且运用上了这一套教育理念。

但是这一套教育理念是真的适合我们吗其实不是,因为自古我们常见的教育理念就是男主内女主外,母亲一直是教育孩子的主力军,在亲子关系中,父亲一直处在高高在上的状态,只有母亲去参与到了孩子的生活中。现如今母亲更多的走向了职场,父亲这个角色也逐渐的走进了家庭,但是基数和人口数来比还是偏少。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之下,母亲很可能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当育儿理念成为了母亲身体上的负担,这种教育理念还有践行的必要吗尤其是母亲过度的把关注点都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了母亲情感的投射品,过度的母爱会让父亲完全插不上手,父亲自然也就成为了象征物。

但是一个健康家庭的养成,只需要母亲、父亲和孩子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家庭成员的感受和体验才是舒服的。另外不管是对于男孩还是女孩,母亲的过度亲密都会导致孩子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育延迟,这种影响对于男孩来说尤其严重,会在他们内心刻下恋母的情结。

在这种情况之下长大的孩子,被束缚在家庭中,很难接受新的情感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呢

和孩子拉开一段距离,别让孩子成为你内心的投射品,母亲的性格是会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一个和孩子过度亲密的母亲会让孩子产生过强的依赖,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给予的情绪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发泄。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在自己情绪反应过度的时候教育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情绪的垃圾桶,同时意识到问题之后,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要学会双重放手,双重放手是指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心理层面,就是要让孩子慢慢的独立,有些事情可以让孩子独立面对,比如说3~5岁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会穿衣服、刷牙洗脸,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

另一方面是依赖的转移,就是让孩子们在独立的基础上,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确保他们在符合的年龄段做正确的事情。

最后就是父亲要参与到育儿中,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失。父亲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男性的力量和担当,让他们更有安全感,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种情况做母亲的应该学会教育孩子 保持界限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 

做母亲自己要态度坚决 用好的观念影响,给孩子做出一个榜样 

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学会独立跟父母 ,黏太过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特别是儿子 ,会很影响他们跟异性的爱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