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明朝同一個皇宮嗎

元朝和明朝同一個皇宮嗎

元大都宮城

1264年八月,忽必烈下詔改燕京(今北京市)爲中都,定爲陪都。1267年決定遷都位於中原的中都,1272年,將中都改名爲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將上都作爲陪都。

忽必烈遷都燕京後,乃居住於城外的金代離宮——大寧宮內。至元四年(1267年),開始了新宮殿和都城的興建工作。中書省官員劉秉忠爲營建都城的總負責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兒負責設計新宮殿。郭守敬擔任都水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並以京郊西北各泉作爲通惠河上游水源。

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內復建的大明殿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時,大都的大內宮殿、宮城城牆、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等官署,以及都城城牆、金水河、鐘鼓樓、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等重要建築陸續竣工。至元二十二年,發佈了令舊城(金中都故城)居民遷入新都的詔書:“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爲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爲一份,其地過八畝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

元大內大明殿

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有四十至五十萬居民自金中都故城遷入大都。此時期還陸續完成了宮內各處便殿、社稷壇、通惠河河道、漕糧倉庫等建築工程。元大都的營建工作至此基本完畢。此後元代各帝陸續又有添建,如孔廟、國子監、郊祭壇廟和佛寺等,但對元大都總體佈局沒有變動。

中心之閣以南爲皇城。皇城四周建紅牆,又稱“蕭牆”,其正門稱櫺星門,左右有千步廊。蕭牆的東牆外爲漕運河道。皇城並非以大內宮城軸線爲基準、東西對稱,而是以太液池爲中心,四周佈置三座宮殿——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這種佈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點。

元大內延春閣

宮城,又稱大內。大內正門爲崇天門,北面爲厚載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崇天門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橋(相傳今北京故宮內之斷虹橋)。大內正殿爲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場所,面闊十一間,後有廊廡連接後殿。大明殿之後爲延春閣,爲皇后居所。此外還有玉德殿、內藏庫、鷹房、羊圈等建築。

整個皇宮宮殿建築羣一方面沿襲貫徹儒家建都學說的思想,突出全城的中軸線,並保證主體宮城正門、皇城正門、都城正門皆在中軸線上。另一方面,由於蒙古族作爲遊牧民族,其自身遊牧文化與中原地區的農耕文化碰撞融合,對傳統意義上的皇家宮殿和園林也做了部分創新與改造。

其中最爲讓人稱道的一筆就是將皇宮與園林融爲一體,圍繞太液池形成的宮殿羣與瓊華島上的廣寒殿遙相呼應。

在整個元朝皇宮一期建築羣中,最爲矚目的就是於至元十年 ( 1273) 十月建成的以大明殿爲主體的皇宮正殿。從規模上看,新建的皇宮正殿所含建築數量爲整個宮殿羣中最大的一個,共計大明門 7 間,大明殿 11 間,寢殿 5 間,香閣 3 間,兩翼室各3 間,周廡房屋 120 間。

從功能上看,大明殿類似於故宮的太和殿,是當時舉行朝會、宴會及典禮的重要活動場所。元代著名詩人劉鶚就曾作詩描述這壯觀的場面:“雲開日上黃金 殿,地迥風鳴碧玉珂。虎豹關臨儀仗肅,魚龍海 會俊良多。”但元代的大明殿又與明清時期的皇宮正殿有些許不同。

元代大明殿不僅類似於太和殿還兼具明清時乾清宮的職能,皇帝不僅在此辦公還在此作息。由此可見,元代的外朝與內廷並無嚴格區分,這也是相比明清宮廷的極大區別。

除此以外,元代大明殿內皇帝與皇后的座位並排設置,兩側還設有宗王及文武百官的座位。但明清時期的皇宮正殿內通常只設皇帝御座,並無皇后及百官的座位。不難看出,在元代遊牧民族的文化傳統中,男女之間的尊卑差距並無懸殊,臣子之間也無太大差距。

元大內大明門平立面

歷時近20年後,即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整個皇宮建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其中包括了大內宮殿、宮城城牆、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等官署,以及都城城牆、金水河、鐘鼓樓、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等附屬建築。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曆1368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遣將徐達、常遇春率軍北征,全軍一路上勢如破竹,英勇善戰,於同年七月抵達通州。元惠宗聞訊後大驚失色,下令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自己攜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門出城北逃避難。

此外,元大都城牆雖被廢棄卻未被拆除,直至嘉靖朝俺答之變時,在土城仍有明軍駐守。到了明朝末年,由於年代變遷,元大都南城垣已被剝蝕爲數座土丘,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遺蹟已完全消失。

南京故宮是明朝京師應天府(南京)的皇宮,又稱明故宮,舊稱紫禁城,皇城面積6.53平方千米,宮城面積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羣,被稱爲“世界第一宮殿”[1]。南京故宮作爲中國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禮制秩序的典範,其建築形制爲北京故宮所繼承,是北京故宮的藍本,明清官式建築的母本。

南京故宮始建於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前後歷時二十六年,佈局依《周禮·考工記》中載“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爲原則。皇城周長10.23千米,宮城周長3.45千米,洪武門至承天門兩側爲中央官署區,承天門至午門兩側爲太廟、社稷壇前朝以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爲核心,東有文華殿、文樓,西有武英殿、武樓後廷以乾清宮、坤寧宮爲核心,東有春和宮,西有柔儀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飛龍殿、西宮,兩側爲東西六宮。

南京故宮開創了皇宮自南而北中軸線與全城軸線重合的模式,這種宮、城軸線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條件使然,也是遵循禮制、呼應天象、順應自然建設的傑作。整體佈局、建築形制都成爲後來明中都和北京城的設計藍本,並深遠的影響了中國明代王府、韓國首爾景福宮、越南順化紫禁城、琉球國首裏城等宮殿建築的佈局與形制。其建築風格、裝飾風格作爲中國明清官式建築的母版,影響至今。

1956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佈明故宮遺址爲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明故宮遺址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宮又稱紫禁城,它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迄今爲止已有六百年的歷史。不過,你要是認爲明朝時期的皇宮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故宮差不多,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當時的皇宮規模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龐大很多。

明朝時期的北京城分爲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宮城)四個部分。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皇宮就是指紫禁城,可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皇宮就是皇城以內的所有區域,紫禁城僅僅是皇宮的一部分。

皇城位於內城的中心區域,它南起今天的長安街,北到地安門大街,東至東皇城根南街,西達西皇城根南街,缺其西南角。南北長2.75千米,東西寬2.5千米,佔地面積687萬平方米,差不多有十個故宮大小。

皇城外圍用一道紅牆圍繞起來,這堵圍牆也稱蕭牆或紅門攔馬牆,顧名思義就是指皇宮禁地不允許騎馬入內。皇城城牆共有兩重,即外皇城和內皇城。

外皇城有四道門:南面爲承天門(天安門)、東面爲東安門(在今東華門大街和南河沿交口處)、西面爲西安門(在西安門大街中段)、北面爲北安門(地安門)。內皇城在筒子河外圍,南起太廟和社稷壇牆東、西、北三面各有三道門。外皇城共設有禁軍崗哨七十二座,內皇城外設有禁軍崗哨三十六座,每座崗哨由十名禁軍組成。這種雙重城牆,步步設防的主要目的自然爲了防禦和警戒,確保紫禁城內皇帝的人身安全。

皇城以內皆屬皇宮禁地,不僅普通百姓不能進入,就連宮女、太監也只能在各自所屬的區域內活動,如果胡亂串門被抓到,輕則打板子,重則直接腦袋搬家。

雖然皇城範圍很大,但裏面卻很緊湊。在紫禁城以外,皇城以內分佈着衆多機構,比如宦官官署就有十二監(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四司(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此外還有十座庫房(甲字庫、乙字庫、丙字庫、丁字庫、戊字庫、承運庫、廣盈庫、廣惠庫、廣積庫、贓罰庫),用於存放從全國各地搜刮上來的各種物資。

如今的天安門廣場在明朝時期被稱爲“千步廊”。它位於皇城以外的正南面,是整個大明帝國的行政中心。當時這裏左右兩邊各有廊房一百多間,它們是各中央機構的辦公場所。

按照文東武西的佈局,六部(吏、戶、兵、刑、禮、工)、鴻臚寺、宗人府、欽天監、太醫院都位於東邊廊房。五府(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錦衣衛、太常寺、通政司位於西邊廊房。兩道紅牆把五府、六部隔在牆外,一方面便於官員上朝和辦公,另一方面也杜絕了閒雜人等進入皇宮產生的安全隱患。

“千步廊”呈現“T”型結構,一條狹長的石路直達承天門前,再向左右展開。在金水河上的五座金水橋和兩座華表、石獅襯托下,承天門更顯得雄偉、壯麗,這在建築上是一種“蓄勢”手段,“九重宮禁”的氣勢就這樣被進一步烘托出來,既體現了皇宮的威嚴,也讓人加深了皇權至上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