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門的由來

寧波門的由來

寧波門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代。據志書上記載: “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爲名,後加邑爲鄞。”赤堇山有兩處,一在今鄞縣天童、寶憧一帶 ,一在奉化境內。“鄞”的名稱最早就是這樣來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設郡縣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個縣,歸屬會稽郡。據說,當時海外人民到寧波來集貨貿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 (今育王寺附近),並在此設立鄮縣。鄮即“貿邑”兩字的合寫,意即貿易的地方。漢朝時,這三個縣的範圍大致是:鄞縣包括現在的市區、西南郊和奉化東南一帶,縣治在今奉化白杜鄮縣包括江東區以東,鄮山以北的地方,縣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北到慈溪一帶,縣治在今江北區乍山鄉城山渡附近。自漢到南北朝,建置和範圍沒有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