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鴻毛死於泰山是誰寫的

生於鴻毛死於泰山是誰寫的

    西漢司馬遷寫的。

 《報任安書》是漢代司馬遷寫給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原文選段: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厲也。

譯文:

    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比鴻毛還輕,這是因為他們生存所依靠的東西不同啊!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不汙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別人的臉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別人的言語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綁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腳鐐手銬、被杖擊鞭笞而受辱。

 `再次是被剃光頭髮、頸戴枷鎖而受辱,再次是毀壞肌膚、斷肢截體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極點。古書說“刑不上大夫”,這是說士人講節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一說山西河津人),是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因此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又因曾任太史令,故人稱太史公。

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授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