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英歌創始人

南山英歌創始人

創始人是陳成技

南山英歌興起於清乾隆年間,創始人是陳成技。是廣東省普寧市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垾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深受群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它起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餘喜習武(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地區優秀民間傳統舞蹈。

國家級普寧英歌代表性傳承人陳來發以實際行動演繹並闡述著“英歌精神就是勇往直前、不退縮”,這位普寧南山村的18歲少年初識“英歌”,便無怨無悔踐行“英歌精神”後來更是臨危受命任教練執“頭槌”,大膽改編,帶領英歌隊在天安門前表演,走向更大更廣的舞臺至今在普寧南山國小創辦“少兒英歌隊”,讓這一已有300多年曆史,以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為象徵的非遺“英歌舞”傳承得更雄渾更震撼人心,讓“英歌精神”代代相承。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寧英歌”,普寧“南山英歌”作為快板英歌的代表,是普寧英歌中最聞名遐邇的一支。陳來發是土生土長的普寧南山村人,十多歲便參加村的少年英歌隊練習,年紀輕輕便執英歌頭槌,後為南山英歌隊長兼教練,是普寧快板英歌的第九代傳承人。2008年,他被原文化部授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普寧英歌)代表性傳承人”。陳來發一直努力於南山英歌的創新與傳承,在他的帶領下,南山英歌走向了更廣大的舞臺,也凝聚起了年輕一代心中的“英歌魂”,讓英歌這一美好的非遺藝術生生不息,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