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能是怎麼儲存的

國家電能是怎麼儲存的

現在電能可以使用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進行儲存。

這是目前壽命最長、安全效能最高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它是由中央研究院研發上海成套院參與制造的一款儲能“常青樹”

如果說儲能系統像我們使用手機一樣,按每天一充一放的頻率來計算,這款鐵-鉻液流電池可以迴圈使用足足27年以上。

電力是不能大量儲存的,現在在國家電網公司內還沒有大型的電力儲存裝置,只能是隨著電力的生產逐步就消耗掉了,有個別實驗性的小型儲存電站,主要也都是利用蓄電池進行儲存。

無論是蓄電池組還是抽水蓄能電站,所儲存的電能在整個電網容量中的佔比都是極小的。所以電能是即發即用,用多少,就發多少,時刻處在一個動態的平衡之中。

我國電網的發電、輸配電、用電,都是以交流電的形式執行的。現在輸電上,特別是西電東輸,大量應用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但是到接入電網的時候,還是要逆變成三相交流電的。我國的交流電的頻率是50赫茲,這是全國統一標準,和車同軌、書同文幾乎同樣重要,不同頻率的電網是無法直接連通的!

擴充套件資料:

交流電是指電流方向隨時間作週期性變化的電流,在一個週期內的平均電流為零。不同於直流電,它的方向是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的,而直流電沒有周期性變化。

通常交流電(簡稱AC)波形為正弦曲線。交流電可以有效傳輸電力。但實際上還有應用其他的波形,例如三角形波、正方形波。生活中使用的市電就是具有正弦波形的交流電

電能是不能被儲存的。

電能生產的特點是:發電、送電、用電的過程必須同時進行,因此發電廠發出的電能在任何時候都應當等於電能使用者的電量,也就是說發電廠負荷的大小決定於同一時刻與發電廠相聯的使用者所需的負荷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