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所有村庄来历

费县所有村庄来历

费城镇:费县人民政府驻地。费县治所原在古鄪城,即今上冶镇古城村、西毕城村一带。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鄪”去掉偏旁“阝”,称作“费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迁至现址,仍然称作费城。清代设置城关社,民国初年设置城关镇,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设立城关区,1962年又改为城关公社,1981年改为城关镇,1985年改为费城镇。

城北乡:因驻地城北村而得名。该村原名董家庄,清代道光年间,附近村庄的村民经常到该村躲避匪寇,得名“躲庄”,后演化为垛庄。1958年设置垛庄乡,同年秋成立垛庄人民公社。因与蒙阴县的垛庄公社重名,1981年按其位于县城北侧,改为城北公社。

上冶镇:因驻地上冶村而得名。镇驻地共有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5个村。据说,上冶附近有古代冶炼场所,故名。清代设置上冶社。为费县四大集镇之一。

大田庄乡:因驻地田庄村而得名。该村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以姓氏命名田庄,习惯称大田庄。1976年设置五圣公社(因北侧的五圣堂村而得名),1981年更名为田庄公社。

南张庄乡:因驻地南张庄村而得名。该村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原名吴圣庄,光绪年间以姓氏改名张庄。后因人口增多,遂以小河为界,分为南张庄、北张庄2个村。1985年设置张庄乡,因与沂南县张庄乡重名,遂定名为南张庄乡。

薛庄镇:因驻地薛庄村而得名。该村古称“薛固”,唐代改称“薛家庄”,明代简称“薛庄”。清代设置城阳社,民国初年设置薛庄乡。

马头崖乡:因驻地马头崖村而得名。该村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原以姓氏命名为苗家村,清代初年,按其位于马头崮东侧,改名马头崖。1985年设置马头崖乡。

胡阳镇:因驻地胡阳村而得名。该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胡、杨两姓最早定居,取名胡杨庄。后因杨姓无人,改为胡阳庄。1958年设置胡阳乡。现为胡阳镇。

方城镇:因驻地方城村而得名。镇驻地方城村共有15个自然村。此处春秋时期称“防邑”,又称“防城”,后以谐音演化为“方城”。清代设置方城社。

汪沟镇:因驻地汪沟村而得名。汪沟村分为东汪沟、西汪沟2个村庄,因地势低洼,多水汪、水沟,取名“汪沟”。清代设置东汪社,1940年为费东县汪沟区。

竹园乡:因驻地竹园村而得名。该村建于元代,以姓氏得名“朱园”。明代崇祯年间,赵姓从安固庄前来此处,以村东竹子园,改称“竹园”。1958年设置竹园乡。

新桥乡:因驻地石桥村而得名。石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