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江海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江門江海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江海區環境優美,是辛亥革命先驅陳少白先生的故鄉,區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與自然最佳結合林的主灌河生態防護林、白水帶風景區、體育公園以及佛教名寺茶菴寺等旅遊景點。

南泉花園

南泉花園位於江門市江海區東海路以東,江翠路以南,五邑路以北,德泉路以西。南面與江海區政府遙相對望,北靠江門市高尚半山別墅區。

南泉花園以營造“有山有水、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水繞人家”的人造自然景觀,户户有景觀,有着“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景觀空間意境。

茶庵公園

茶庵寺是江門市郊一處著名的名勝古蹟,坐落於江海區外海鎮的五馬歸槽山麓,距市區約十公里,是一處風景幽美的好去處。相傳唐朝天文學家、高僧一行禪師遊嶺南一帶時,來到此地觀察天象,繪製星圖,在此結一小茅廬居住,以種茶度日,草廬名為“茶庵”。

一行高僧俗名張遂(公元682一727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天文學家,與祖沖之、張衡、李時珍齊名於世。一行高僧畢生致力於研究天文地理,漫遊全國各地。唐中宗神龍初年,他到過新會縣,喜愛外海的五馬歸槽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居留下來,晚上觀測天象、繪製星圖,對天文地理氣象作深入研究。

茶庵附近一帶的民眾,十分敬仰一行高僧的學識與為人。明朝萬曆年間,外海地方有一位名叫陳吾德的進士,非常敬慕一行高僧的名望和功德,他倡議建造一座磚瓦結構的寺廟作為永久的紀念,此寺廟以一行高僧的小居“茶庵”為名。從此“茶庵寺”得名並流傳現在。

茶庵寺前面不遠,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刻有“小朱明洞”四個大字。原來“朱明洞”是羅浮山的一著名景點,人們認為此地可與羅浮山的“朱明洞”相比美,並具有自己清靜幽雅的特色,因此稱為“小朱明洞”。牌坊的背面刻有“佛境”兩個大字,遊人到此,頓感已步入凡心清靜之佛界了。

“小朱明洞”牌坊往前不遠有一水井,井旁立一石碑,刻有“龍溪第一泉”字樣,此乃著名的“無葉井”。相傳此井為一行高僧所開鑿,井徑一尺多,井深五尺餘,泉水清冽甘美,用此水泡茶,甘醇可口,別具風味。此井還有一個獨特之處:井的上面周圍都覆蓋着濃密的樹丫,但始終沒有一 片枯葉能夠飄進井裏,因此名為“無葉井”。再往前拾級而上,就是“茶庵寺”,寺門兩旁有一對聯,聯曰:“無樹悟真詮記三乘法,種茶遺舊跡開一洞天”。門櫥正中刻有“茶庵”二字,字跡秀麗端莊。從正門進寺,右出園門有槌聯曰:“人座春風三徑竹,客來今雨一杯茶”。寺左側前面的台階上樹立一座似真人一般的一行高僧全身像,供遊人瞻仰。寺前右坡上有“渴思亭”,是紀念一行高僧種茶遣跡之處,亭邊有一石碑刻有“唐一行禪師種茶處”字樣。再往前還建有“望月亭”,這是當年一行高僧夜夜觀察天象之處。1983年,江門市人民政府將茶庵寺開闢建設成為頗具規模的“茶庵公園”。公園門前有塊近十噸的巨巖,下面刻有“茶庵”二字作為勝蹟的標記。

外海五大祠

外海鎮多姓陳,自元至正十年(1350年),陳氏先祖遷到外海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陳氏家族人丁繁衍,歷代人才輩出,外海的別名“龍溪”也是陳姓人為紀念曾避難於福建漳州龍溪深山而命名的。

從前外海的祠堂,星羅棋佈,最宏偉的是“外海鎮陳氏五大祠”,五大祠位於外海東部的赤泥山下,因而鄉下人多稱其為“東頭祠堂”。

陳氏五大祠是外海陳氏宗親的祖祠,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五間祠堂緊密相連,橫列成排,氣勢不凡。始祖朝列大夫莘隱陳公祠坐落在赤泥山下,泉石祖祠和筠軒祖祠在其右側,桃溪祖祠和定息祖祠在其左側。

外海五大祠

祠堂佔地約4100平方米,為三進並列而建,採用單檐布瓦硬山頂,藍琉璃瓦剪邊,抬樑與穿鬥相結合樑架結構,保有鮮明的清代建築藝術風格,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壯麗,佈局嚴謹,結構精密考究,以莘隱陳公祠為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祠堂內外石牌坊林立,巨型大柱上掛着長聯,記錄先祖功德。祠堂雕樑畫棟,裝飾華美,無不體現出清代建築的精美繁複和藝術風格。

文革期間,五大祠曾遭破壞,但令人高興的是,它的整體建築風格得以較好保留。2000年,市政府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區政府將五大祠交由外海鎮政府管理、使用。為保護文物、並將五大祠建成一個文化陣地、旅遊景點,外海鎮委、鎮政府多次進行修葺,使其逐步恢復原貌。新修的五大祠門前廣場如今已成為外海人休閒玩樂的好去處。

陳少白故居

陳少白故居位於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鎮南華里。由陳少白自行設計。故居分兩處,隔河相望,以自橋連為一體。橋的一邊是“白園”,另一邊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於1929年,1931年落成,佔地面積兩畝許。自少白逝世後,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樓宇日久失修,漸顯頹敗。1991年春,外海鎮政府撥出鉅款,對“白園”和園內的“莎蘿坪”、“粥鍋亭”、“瞻雲台”等建築,以及“三合院”和院內的“亞字樓”等都一一進行了修復,並在故居內設立“陳少白事蹟陳列館”,陳列大量名人字畫及歷史文物。使故居還其原貌,煥發青春。

禮樂向東花卉

禮樂向東村種植桃花、菊花已有20多年的歷史,大概是1980年左右,由一户陳姓的幾兄弟從廣州芳村引進桃花、菊花種苗回來,初時發動親戚試種,後來其他村民學樣種植,現在發展到家家户户都種花。當時市區還很少鮮花賣,由於向東花卉的種植,供應市區的花就逐漸多了,插花的市民不斷增多。起初村民賣花要到江門幾大市場、由於人民的生活不斷提高,花卉的供需求也不斷增大,政府為方便市民,建成迎春花市,經歷了中心市場花市(現時的人民醫院後面市場)、蓬萊迎春花市(現時的兒童公園到體育館對面路口)等等。勤勞的向東村民,不斷拓寬花卉的銷路,從新會、開平、恩平、台山到中山、珠海等,銷售網絡不斷擴大,花卉產銷省、港、澳,成為享譽五邑的桃花村。

由於禮樂地處流溪河畔的平原,土地肥沃鬆軟,宜於桃樹生長,故桃花越種越豔麗,逐步成為迎春花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向東村的桃花,色彩鮮、花期長、花朵大,含蕊多、花瓣重疊,非常漂亮。每近春節,買一株蓄勢待發的桃花,把盎然的春意帶回家,並借它表達在新的一年,大展宏圖,愛情甜甜蜜蜜的美好祝願,已成為市民的一種習俗。

釜山公園

釜山公園是集生態、景觀和休閒於一體的濱江公園,位於美麗的蓬江河東南岸,倚鄰秀美的白水帶風景區,從江門大橋至白水帶公園入口處,規劃面積為10.34公頃。

釜山公園建築格調為開放式的休閒性公園,內設園林小景、濱江走廊、親水平台、噴泉步道、景觀廊、休息廊、花架等配備了高級的音響和路燈燈飾成為休閒、婦幼兒童活動中心,公園由釜山景觀瀑布、景觀平台、中心廣場、航模基地、濱江大道及“七大星月”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