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象形字

藺象形字

不是象形字,是形聲字。

藺,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lìn,最早見於秦朝説文小篆。在六書中屬形聲字。

藺的基本含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細圓而長,中有白髓。藺的引申含義為姓,如:藺相如。

在古文中,“藺”通“躪”,表示車輪碾壓,如:徒車之所藺轢。——《漢書·司馬相如傳》。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組詞

藺子藺生

繁體

釋義

多年生草本植物姓

部首筆畫

3筆

字源演變

藺,初見於説文小篆,形聲字。

詳細釋義

拼音

lìn 

名詞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稱馬藺

Chinese iris

藺席。——《急就篇》

假借為“稜” 

ridgeedge

具藺石。——《漢書·晁錯傳》

通“躪”。車輪碾壓

trample

徒車之所藺轢。——《漢書·司馬相如傳》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藺”字頭,請參考“藺”字。

《唐韻》《韻會》良刃切,音吝。《説文》莞屬。《玉篇》似莞而細,可為席。一名馬藺。

又地名。《史記·魏世家》敗趙北藺。

又姓。《通志·氏族略》韓厥孫康,食採於藺,因氏焉。相如為趙上卿。

又《前漢·鼂錯傳》具藺石。《注》城上雷石也。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未收錄“藺”字頭,請參考“藺”字:

莞屬。從艸閵聲。良刃切。

説文解字注

莞屬。可為席。依韻會所引補三字。急就篇有藺席。從艸。閵聲。良刃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