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楊是複姓嗎

蘇楊是複姓嗎

“蘇楊”不是複姓,而是分開不同的姓氏,蘇姓和楊姓。

蘇姓來源簡介如下,蘇姓是一個古老的、多民族的中華姓氏。其起源主要是己姓和外族的改姓。因周時武王封顓頊高陽氏後裔忿生於蘇國,後人追尊蘇忿生為得姓始祖。望出武功郡,亦有河內郡、扶風郡等。蘇姓最初發源於河南,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蘇姓大舉南遷宋元明時期,蘇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由西向南方遷移。蘇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2位。

歷史發展

姓氏源流

源流一

出自己(妃)姓,為顓頊高陽氏的後裔。顓頊玄孫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長子樊居於昆吾,後發展為強大的部落,史稱昆吾氏,為己姓。周武王時,其後裔有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國,稱為蘇忿生,後遷於温邑(今河南省温縣西南),為史料中明確記載的蘇姓第一人。春秋時,蘇國被狄(我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人攻滅。其國人便以國名為氏,稱蘇氏。其得姓始祖為蘇忿生。

源流二

來自外族的改姓。漢晉時遼東烏桓部的蘇姓人、南北朝北魏時鮮卑族拔略氏族隨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實行漢化,單姓蘇氏。漢晉時遼東烏桓、北宋時西夏党項族、金國女真族均有改蘇姓者。清朝滿洲八旗中蘇佳氏、蘇都哩氏、蘇爾佳氏等改為蘇姓,錫伯族蘇木爾氏、裕固族蘇勒都斯氏以及彝族阿蘇氏、達斡爾族烏爾克氏,亦改姓蘇。

楊姓簡介如下,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據説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南吳的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我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歷史沿革

起源始祖

• 起源源流

據考古及基因研究顯示,我國人的姓氏起源是存在多地區多起源的趨勢。全基因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遠古時期我國人祖先沿着從南往北的路線遷徙,才形成了如今的人羣。不過在文字資料的記述以及傳説,中國人是從北往南遷徙而形成。據説楊(Y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有三種説法,其源均為周朝王室。

漢字演變

①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於周宣王子長父。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楊侯,春秋時楊為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為姓。

③源於晉武公子伯僑。晉滅楊後,封楊地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於姬姓,因晉武公次子伯僑之孫突當時食邑於羊舌,故以羊舌為姓。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滅羊舌氏,食我的兒子楊道逃到華山,居住在弘農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為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為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

2、源自揚姓

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為氏。

3、源於改姓而來:

楊姓起源説

改楊姓,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①賜姓:隋代楊義臣本姓尉遲氏,鮮卑族,為北魏勛臣八姓之一。義臣之父尉遲崇,隋初隨行軍總管達奚長儒與突厥交戰,力戰而死。隋文帝因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下詔賜義臣國姓楊氏。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②收養:西晉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收養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為楊氏。楊復光,本姓喬,少時養於內侍楊玄價家,遂轉姓楊。楊守亮,本姓訾名亮,楊復光平定江西黃巢起義軍時,得訾亮,養為假子,轉姓楊,改名守亮。

③避難:今浙江省諸暨市的概浦楊姓,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孫倪炤,仕宋為龍圖閣學士,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遭流新州。當時,倪炤的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順長大,力學皆優,念外家楊姓之恩,改為楊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