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麥起源於山西還是內蒙

燒麥起源於山西還是內蒙

燒麥小吃應該是起源於山西,山西省的麪食種類多,比如刀削麪,碗砣,手杆面,肉澆面,河撈麪,刀撥面等等幾十種,聞名全國,有一種説法到山西太原必須嘗一嘗燒麥。

不是山西也不是內蒙,而是北京,山東,廣州,浙江,江蘇等地

燒賣起源於中國,在南北方都有,只是叫法並不大都相同。在如今北京一帶,人們將它稱之為燒麥,而在中國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區,人們更喜歡將它稱為燒賣。

燒麥,又稱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在日本稱作焼売,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麪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

燒麥一詞的來歷,有多種説法。

一説是明末清初時,在內蒙古呼和浩特歸化城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倆兒以賣包子為生,後來哥哥娶了媳婦,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歸哥嫂,弟弟在店裏打工包包子、賣包子,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飽以外,再無分文,為增加收入今後娶媳婦,弟弟在包子上爐蒸時,就做了些薄皮開口的"包子",區分開賣,賣包子的錢給哥哥,稍着賣的錢積攢起來,很多人喜歡這個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賣",後來名稱演變,向南傳播就改叫燒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