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之愛之的意思

牡丹之愛之的意思

一.句意對於牡丹的愛,那應該是有很多的人了!

二.翻譯水裏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從李氏的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歡牡丹。我只喜愛蓮花的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並不顯得妖媚,荷梗中間貫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沒有旁枝。

1《愛蓮説》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愛蓮説》翻譯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3《愛蓮説》題解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於嘉祜年(1063)五月,當時作者任虔州通判。這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通過對蓮花的讚美,歌頌堅貞的氣節,表現了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周敦頤認為“誠”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而且只有“主靜、無慾”才能達到這一境界。後代理學家發展了這一思想,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極端口號,被剝削階級用來壓迫勞動人民。但作為一種哲學思想,這個理論是要求一切人做到的,對統治者也不例外。作為理學開山祖的周敦頤一生都身體力行,追求道德的完善。本文所表現的鄙視功名利祿,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和潔身自好、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就是其“主靜、無慾”提法的最好説明,也是他人格精神的寫照。

“説”,也稱“雜説”,屬論説文範疇。它的作用是解釋義理,把自己的意思敍述出來。往往用於表現作者獨特的見解。《愛蓮説》就是對熱愛蓮花的嗜好所做的解説。

4周敦頤簡介

周敦頤(1017年-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 號元公,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

周敦頤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説》《太極圖説》《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