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的結構原理

燈的結構原理

燈的結構及原理如下:

電燈是將電能轉化爲光能,以提供照明的設備,出現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其工作原理是:電流透過燈絲(鎢絲,熔點達3000℃C以上)時產生熱量,螺旋狀的燈絲不斷將熱量聚集,使得燈絲的溫度達2000℃以上,燈絲在處於白熾狀態時,就像燒紅了的鐵能發光一樣,從而發出光來。

燈絲的溫度越高,發出的光就越亮。故稱之爲白熾燈,從能量的轉換角度看,電燈發光時,大量的電能將轉化爲熱能,只有極少—部分可以轉化爲有用的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