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坐忘四个阶段

庄子坐忘四个阶段

庄子把坐忘分作“忘仁义”、“忘礼乐”、“坐忘”三个阶段。

又借女偊答南伯子葵问道讲述了坐忘的过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这就是要求弃耳目去心意,最后连自己本身的存在也得忘掉。

坐忘四阶段:

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时最初解释。

后来司马承祯专门著有《坐忘论》,作出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把坐忘分成七个阶段,一、敬信二、断缘三、收心四、简事五、真观六、泰定七、得道。总结的相当精辟。

坐忘首先是一种境界,“坐”表示一种清心净性的状态,“忘”是一种排除杂念,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而为乃能悟道的境界。

坐忘的现实意义

人在社会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面对问题和困难,有些人就能够承载和化解,但有些人就很难化解,就会形成一些负面的东西压在自己的心头,时间一长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会让一些人因此蒙闭智慧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道家讲忘记,佛家讲放下,儒家讲释怀。虽然各自的重点不同,但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广而言之,“坐忘”就是忘记、放下、释怀的智慧,这是一种大境界。简单地讲就是全身放松,抛弃后天思虑,身心两忘,物我两忘。这就是坐忘。非悟道之人难以得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