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哪些书好看

黄仁宇哪些书好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

最好看最出名的当然就是《万历十五年》,其他的书比如《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的日记》《大历史不会萎缩》《长沙白茉莉》都可以看看

《万历十五年》。在网上各大书店浏览的时候,《万历十五年》总是被推荐在首页或显眼处。原以为是跟《明朝那些事》一样,属于历史小说类,遂买回一本,读完,甚觉不错值得推荐。

如作者本人所说,《万历十五年》的性质很难归类为一本历史方面的学术论文或是商业化的出版物。正因此,读起来没有学术论文的晦涩难懂,但又比商业化读物提供的知识量为多。作者每一章后面都附录了列举事实所引用的大量文献,因此,书中所叙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较为严谨的史实,与一般的历史小说胡编乱造不同。

其次,作者的语言很有风格,逻辑严密之余又带有一分幽默。或许这跟本书先有英文版,再转化中文版有关,作者黄仁宇本身是中国人(美籍华人),自然不需要再请他人翻译,但仍然沿用了英文的长句逻辑和幽默元素。比如写嘉靖皇帝被海瑞骂了以后很无奈,有时把海瑞比作古代忠臣比干,有时又痛骂他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物”,有时他责打宫女,宫女就会在背后偷偷地说“他自己给海瑞骂了,就找咱们出气!”这种描写手法使嘉靖的气愤和无奈跃然纸面,令读者不免发笑。里面的很多长句和古籍引用,是影响该书阅读速度的一个方面,但也是训练阅读能力的很好素材。

当然,最值得令人深思该书的核心观点,还是作为统治手段的中国传统道德与商业法制的问题。作者将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个分水岭上,统治中国一千多年的儒家道德文化已到强弩之末,而代表更加现代更加先进的统治方法—“商业法制”(契约精神、实体法)却无法在那个被传统道德统治手段深刻禁锢的社会里孕育出来。作为貌似享有无上权力的皇帝万历也好,作为学富五车纵横捭阖的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也罢,都没有办法和代表传统权力的文官集团相抗衡。最终,以万历长期消极怠工,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抄家,申时行挂冠辞职为结局。

这种传统道德和现实冲突的巨大矛盾,在官场体现最为典型的则是忠臣海瑞和良将戚继光,作者在第五、六章均作了专门阐述。海瑞作为传统道德文化下的楷模,当时官场尽人皆知的廉官,却在先后两帝两次出仕的过程中,被整个官场所彻底否定而一代名将戚继光,即使军事才能再突出,在代表传统势力的文官集团围剿下,也在穷困潦倒中离世。

这种矛盾在哲学上冲突的集中体现则是李贽,作者在第七章的标题上就表明了他是一位“自相冲突的哲学家”。限制于当时的客观社会条件,他只能在传统的朱程理学和阳明心学之间徘徊往复,而无法超出这个禁锢,创造出自己独立的哲学体系,最后也被文官集团绞杀,于狱中自尽。

作者以大历史观分析了中国封建王朝陨落的体制原因,说到底,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孔孟之道统治中国,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算,历行1000多年,其思想体系、方式方法必然曾经先进过,这种制度优势所带来的惯性甚至于万历20多年不上朝,也不影响国家机器的运转。因此,推翻这个制度之艰难,也为1840年以后的各次革命所证实。

明朝作为汉族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时270余年,由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所创立,其成败兴衰值得我们好好了解研究。《万历十五年》正好为我们掀开了历史的一角,得以窥一斑、知一叶,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