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评判什么的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评判什么的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指一个人博学多才,学识渊博。凡是说到的话题人家都能滔滔不绝地给你说的头头是道,清清楚楚,叫人听的明明白白。这样的人一般做事也很讲究。他做人,做事都值得你借鉴。多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也会从受益。近智者赤,近墨者黑。

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和现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比较接近,包括天文历法。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说一个人学识渊博。

【出处】《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汉语的天文地理两个词最早都出现于易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常被用来形容为一个个人学识渊博,通古博今。如果再加上“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那就是数百年才出的一位“经国济世”的人物。翻看历史,有此才者也不过数人,如伍子胥、管仲、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而统观古代文化来看,至于阴阳八卦、奇门遁甲等,基础还是在通晓“天文地理”上。

为何这么说呢以阴阳八卦来讲,据说是伏羲仰观天象,俯查地物,以应人事,才创作了八卦这其中天地乾坤为对应,分出阴阳。而奇门遁甲也不过就是星象术数一类,以天象显变应对人事。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从先古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为起点,形成灾异祥瑞的观点,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而有“天人互相感应”的学说。

天文基础是“天体运行”,主要涉及的是“星象分布”,同时也包括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我们知道,人类关注到天象的起初就和“人事”相结合。比如观察昼日明暗变化,寒暑交替制定出用以指导人类生产生活的历法。古代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制度形成和稳固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从汉代的“君权天授”到明朝的“奉天承运”以及朝代更迭奉行的“五德终始”学说。

对于天象的探究,有了以上内涵附加,就有了“天文”这个名称。这个名称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如《周易·系辞》有“观乎天文,以察时政”。在《隋书·经籍志三》有对天文一词的解释——“天文者,所以察星辰之变,而参於政者也”。“文”这个字,最初就是指观察星辰的变化和运行轨迹,而画的象形符合。古代认为“为政者是否失德,施政理念是否适宜”等事,可以通过天象有所察觉,如相关灾异祥瑞的说法即是如此。

最后我们说说“地理”的名称由来,古代也称“地舆”。《淮南子·原道训》:“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舆,本意为车子装载物品的部分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大地承载万物,如同车子载人一样,所以古人把大地称为地舆。而“地理”,这个“理”是指纹理东汉王充《论衡》有“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即以“山川陵谷像大地的纹理”为代称一切与之有关的自然环境、物产、气候等等。

以上只是分开讲述了“天文”和“地理”,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古代有“天地人三才”的概念,所谓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应包括“天地人”三才合一。天好比人的灵之聚,地就是人的身之载。不光如此,天文和地理也有直接的关联,如古代对于星空分野,是与华夏不同地域相对应的,某处的星象变化也预示着某地的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