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青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1、舞蹈纹彩陶盆,国宝级文物,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描绘出了五千多年前河湟谷地先民的生活情态及文明样貌。

2、青铜时代早期最大的石磬 ——黄河磬王。代表了齐家文化在青海高原的发达程度,真实记录了五千年前的史前社会青海先民踏歌而舞的热烈场面和精神追求。

3、七星纹铜镜。属于齐家文化,为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有纹饰的青铜镜。

4、彩陶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最成熟的靴子的造型。乐都柳湾墓地出土,将所能确凿考证的鞋的历史推衍至三千年前。

5、铜鎏金观音菩萨造像,这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宫廷铸像,堪称明代金铜造像的典范,这是一座高达146厘米的铜观音像,整座雕像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是中国观音像里少数会表现观音身材的一尊。

6、汉代鸾凤铜熏炉盖,出土于青海西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只见一只鸾凤单足立于炉盖顶部,另一腿前曲,两翅奋起,尾翼平伸,曲颈灵动,羽翎飞扬,生动表现出凤鸟即将腾空跃起、展翅高飞的瞬间。此件器物为分铸合接而成,制作精美,是一件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的精品。

7、镶绿松石凤钗,出土于2018血渭一号墓。金钗用细金粟环绕出立凤边框,两支钗脚呈圆管状。凤鸟站在一支钗脚上,另一支钗脚从鸟胸前伸出。凤鸟双面全身均镶嵌绿松石,前脚跟部有一金环。虽历经千年,凤钗仍光彩夺目,灵动立体,令人叹绝。

8、金胡瓶

9、鋬指金杯

10、镶绿松石金链

青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有

1、铜鎏金观音造像

2、弦纹网纹彩陶壶

3、舞蹈纹彩陶盆

4、齐家文化双大耳红陶罐

5、玄武砚滴

6、唐黄地联珠团窠对马锦

7、唐手书“羯摩经”

8、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