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等级怎么分的

印度人等级怎么分的

印度人根据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

1、第一等级婆罗门

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2、第二等级刹帝利

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事,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3、第三等级吠舍

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营商业。

4、第四等级首陀罗

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大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种姓制度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然而随着马穆鲁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而经历过许多调整,并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而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甚至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在印度早已废除种姓制度的情况下,种姓制度思想的残留依然影响着印度人

印度传统将人民分为四个种姓,也就是四个等级:一为婆罗门,即僧侣和教师二是刹帝利,即武士、军人三是吠舍,即商人、地主、牧主、放债者四是农民,叫首陀罗。此外还有不配列入种姓的帕里阿,即贱民。贱民永远是卑下的,因为各种种姓间有着严格的界限,永远不能改变,一个人一生中只可能由于受惩罚被逐出种姓,成为贱民,而不可能改变为另一种种姓,而这种惩罚可能是与下级种姓的人通婚,或共餐,或亵渎宗教仪式。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雅利安高价贵族)。作为神权统治,与神进行交流的祭祀们也自然地位崇高。他们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个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雅利安贵族阶层)。这些人都是掌握着实际权力的,他们受婆罗门的教导和指引,从事着军事、行政等工作,垄断着财富和生产资料。主要目的是为了守护婆罗门。

第三个等级吠舍,他们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主要是从事一些生产经营性活动,基本都是一些工商业者、手艺人、小地主。他们没有政治地位,或者的目的就是供养前两个阶层。

第四个阶层首陀罗,他们主要都是那些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都是无产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一般都是干一些伺候人的职业,佣人、长工、苦力等职业。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去服侍以上三个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