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特性

环境的特性

一、整体性与区域性

整体性是环境的最基本特性。整体性是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系统。也就是说,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大气、水体、土壤、植被、人工物等)以特定方式联系在一起,具有特定的结构,并通过稳定的物质、能量、信息网络进行运动,从而在不同时刻呈现出不同状态。环境系统的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整体功能却不是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之和,而是要由各部分之间通过一定结构形式所呈现出的状态来决定。具体地说,环境系统大多由气、水、土、生物、阳光等主要环境要素组成。虽然它们的各自特性和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独特作用不会发生变化,但它们组成的具体环境则会因它们之间结构方式、组织程度、物质能量流动规模和途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水网地区环境与干旱地区环境等就各有不同的具体特性。

环境的区域性是指环境整体特性的区域差异。具体说就是不同区域的环境有不同的整体性。它与环境整体性一起是环境在空间域上的特性。

二、变动性与稳定性

变动性是指在自然的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环境的结构和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与变动性相对的是环境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也就是说,当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下,环境结构和状态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系统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

环境的变动性与稳定性是环境在时间域上的特性。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限度是决定环境系统能否稳定的条件。环境的这一特性表明,人类社会的行为将会影响环境的变化。因此,人类社会必须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环境自身的变化规律相适配、相协调,以求得环境向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方向变化。

三、资源性与价值

从实用性讲,环境整体及其各组成要素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人类的繁衍、社会的发展都是环境对其不断投入物质、能量和状态的结果。过去,人们较多注意的是环境资源的物质性方面,以及以物质为载体的能量性方面,比如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这些无疑都是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但近几十年来,通过环境科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除物质资源外,环境资源的概念还应包括非物质性方面,即环境状态也是一种资源。不同的环境状态,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将会提供不同的支持。这里所说的不同支持,既有方向的不同,也有大小的不同。比如说,同样是海滨地区,有的有利于发展滩涂养殖,有的则利于发展港口运输。同样是内陆地区,有的利于发展旅游,有的则利于发展工业有的利于发展市镇,有的则利于发展疗养地等。总之,环境状态因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的条件不同,从而将影响到人类对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的选择,所以说它也是一种资源。

环境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环境的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3、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4、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5、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染的容纳量野不是无限的。

6、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因素。

7、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当人类作用引起的环境结构与状态改变部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调节功能可以使这些改变逐渐消失,使其结构和功能恢复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