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凳和胡床是什么意思

胡凳和胡床是什么意思

“椅子”在我国是一种传统坐具,但这种坐具,却是由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演变而来,并非汉族原创。

我国早期没有椅子一类高足坐具,人们都席地而坐,坐具就是一张坐席,一般由蒲草或蔺草编成,薄薄的一层,铺垫在身体下面。

人们最初就坐在这张席上。而其时所谓的“坐”就是跪坐:屈足向后,膝盖抵住坐席,大腿压着小腿,臀部压在脚跟上。这就是我们早期的坐姿。

后来北方胡人入侵,他们的一些坐具由骑马而发明,也随之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坐姿由此发生了变化。

   最早的凳子正是胡人带来的,称之为胡凳。胡人为什么会发明凳子,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胡人没有固定的居所,追逐水源、水草,坐在地上的话很脏,凳子的发明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卫生。

     而胡凳的最初模型样式与我们现在的小马扎相差无几。后来随着工匠的改良,就演变成了带有靠背的椅子。在唐朝时,这些凳子其实就已经投入使用了,但是仅仅只限于王公贵族,而平民百姓并没有这种椅子 。

   胡床是一种折叠凳,造型结构与现如今马扎大致相同。中国人的起居方式始为席地而坐,后由于周礼所限,席地跪坐变为中国先秦时代人们的一种标准坐姿。彼时中国人生活所用的家具种类很少,仅俎、禁、几、席、床等,其中席为坐具,床为卧具,及至西汉,始有榻出现,汉末刘熙《释名》中说:“长狭而卑者曰榻”,又有汉末服虔伽俗文》曰:“牀三尺五曰榻,板独坐而曰枰,八尺曰牀。”阐述了床、榻、抨三者之间在尺度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