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蚕子蛇学名

麻蚕子蛇学名

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有剧毒。

麻蚕子蛇的学名:尖吻蝮

形态特征

尖吻蝮有剧毒,省级保护动物,因人畜被咬后五步之内昏倒而得名。头呈三角形,背部有灰黄色菱形斑块,常活动在潮湿的岩壁、灌木丛和农宅内。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⒆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粗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应该是竹叶青蛇

竹叶青,俗称青竹标、青竹蛇、焦尾巴等。

分类地位: 蛇目 - 蝰科 - 竹叶青蛇属 

SERPENTES - Viperidae - Trimeresurus 

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及东南亚地区

栖息地:树栖性。

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

适合温度:22—32度

活动时间: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

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