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开恩科过程

乾隆开恩科过程

在乾隆年间,文本狱盛行的年代,很多的文人受文本狱的影响,干脆不再写作,开始做起了历史等别的工作,所以当时出了很多大家,例如赵翼,就是很著名的一位史学家。赵翼擅长文学,并且在军事和政治的方面也具有很大的能力,他曾多次进献过很多谋略,为乾隆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就是他这样全面的人才,却也没有在当年的科举考试中中状元。

在乾隆26年,这时正赶上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龙颜大悦,特别许诺在正科外开科取士,赐给天下的才子多一次的机会,所以称为“恩科”。而乾隆之所以设下“恩科”,除了适逢皇太后大寿以外,还是因为想在西政胜利之后彰显朝廷对于文武人才的重视和气度,使邦国更加的服大清,更加的心悦诚服。

在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之下,赵翼自然想尝试一下。他已经名气远扬,所以成为所有人中希望最大的夺魁人选,说是众望所归也不为过。当时他正在军机处任职,在这之前,科举考试的前三名一般多出自军机处,当时乾隆为了制衡,考虑过后决定不再让军机处的人中状元,还对主考官进行了授意。

赵翼听到了这样的消息,还是不想轻易认命,他决心答题中隐藏自己的往日风格,想着说不定能勉强过关。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在答卷中刻意换了字体,即便是再熟悉他的人也很难轻易认出。包括他的文章,个人色彩浓郁,带有独特的风格,怕暴露身份,他连他的一贯文风都变了。

原来从古代就是这样,能人就是可以用各种方式赢得赞赏,他的考卷得到了考官们的一致好评。直接接受过乾隆的授意,大家对于今年的状元关注度很大,大家都一一辨别这份考卷,没有一个人发现这是军机处的赵翼所答。于是决定将这位气度不凡的考生选为状元。打开封条以后,大家无不害怕惊讶,谁也没想过这竟然真的是赵翼的答卷。

乾隆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想要改变考试结果,决定将赵翼的成绩与第三名相换,于是今年的状元变成了陕西的一位举子,而赵翼成了第三名。之后过了很久,赵翼都对那次的事情耿耿于怀,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多次写到天、势、气运这几个概念除了是他对历史兴亡的认知,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认知。

在考试中遭到的挫折只是他的一部分,他的仕途也不是顺利的,但是他也因为这个而不用勾心斗角。他从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专心自己的研究,通过自己的著作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成败从不在一时,跟随内心,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