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酥点的历史

中式酥点的历史

中式酥点的历史:

在大约汉唐时代逐渐影响到中国农耕社会。到了宋代,苏轼的诗里就提到了酥,他写道:“ 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但这里的酥和现在的酥有所不同,更像是油炸过的甜点,而且很可能是芝麻油做的。

草原民族以游牧为生,所用的油常常是就地取材,包括牛乳、羊乳、牦牛乳甚至骆驼乳提炼出的酥油。但中国人很快发现,在农耕家畜中,只有猪油会遇冷凝固,因此更容易与细腻的面粉融为一体,有着更好的食物特性。所以中式点心里,通常是用熟猪油开酥。

南宋以降,酥点的做法随着汉人大规模迁徙而传到江南。南方发达的稻禾文明促成了美食的精细化。苏州、杭州逐渐成为天下第一等风流富贵之地,苏式点心也开始名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