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子何谓之有

孔文子何谓之有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chǐ)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根据什么得到‘文’的谥(shì)号”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好学,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

2、下问:问在自己之下的人。

   出处《论语》。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卫大夫孔圉。与孔子同一时代。文,是其谥号,孔文子他生前有一些做法确实不那么特别光彩。子贡就觉得这个人为人不足道,看不起这个人的人格,所以他就问了,“何以谥之为文”,他为什么能够叫做文这个谥号?他配不起。这是子贡的问题。孔子就回答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文子有这两个优点。"不耻下问者”,这另外一个优点。 

    这是也体现出“圣人隐恶扬善,厚道之教,于斯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