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年制底款特征

大明万历年制底款特征

看字体,大明万历年制瓷器底款的字体多为六字楷书,字体接近颜体,方正整齐看写法,大明万历年制的大字,撇和捺书写的转折处有顿挫,且捺的一笔较长

看位置,瓷器落款位置多在底部、肩部和外口沿,六字有双排、三排、单排横向和单排竖向、单排环形等。

万历瓷器纹饰布局繁密

万历时期瓷器纹饰绘画风格,表现为布局繁密,主题不明,并常使用开光手法。纹饰以龙、凤及缠枝莲、婴戏图、鱼藻纹等传统图案为主

嘉靖时期流行的道教题材纹饰如:云鹤、八卦、八仙、莲托八宝等纹饰也很流行人物纹饰多见八仙祝寿、老子出关、四妃十六子及山水人物等婴戏图中,小孩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显得天真可爱,画匠似将全部爱心绘在瓷器上此时的龙纹还是猪嘴龙,有的张着大嘴,眼睛圆睁,一副憨态可掬的感觉万历晚期还开创了青花铁线描,纹饰只勾线不填色。

万历瓷器造型浑厚敦实

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与嘉靖时期景德镇瓷器风格大致相同,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杂而拙笨,风格浑厚敦实大型器物有大罐、葫芦瓶、花觚、大盘等,一般都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体接胎痕比明初的还要明显,但官窑小件器物仍较精细。由于万历皇帝爱好书法,本朝瓷器中出现大量文具,如五龙笔山、笔船、笔洗、笔管、笔插、砚、水盛、颜色碟、小印盒等,做工精细除各式盘、碗、杯、碟外,本朝器型还有壁瓶、筒瓶、攒盘、蛐蛐罐、塑像、执壶、香炉等。

万历青花后期使用浙料

万历官窑青花瓷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继承嘉靖的制作,青料采用西域的回青料,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发色蓝中泛紫。万历24年,回青料已用竭,宫中曾命甘肃巡抚设法进贡,以应烧造瓷器的急

神宗34年3月乙亥条则记载了太监潘相到景德镇后的上书:“描画瓷器,需用土青,唯浙青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说明至迟在万历34年官窑已用浙江青料。

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宋应星说:“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景德镇官窑从万历24年至34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都使用浙料。

万历时期资器的鉴定

1、万历瓷器,一般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器身多变形不规。

2、青花色调,早中期呈兰中泛紫,晚期为灰暗晕散,并开始采用浅描手法。

3、装饰工艺技法,有楼雕、楼空、开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现类似铁线描的绘画。此时绘画风格,繁缚麻密,幼稚滞拙,具有粗矿的民间艺术色彩。晚期画面不考究,布局繁乱,比例失当。

4、大器多粗砂底,也有个别平底或浅宽圈足,底部落款处常略微凹陷,并于中心施釉如脐。盘碗之类,足径较阔,底部多施釉,无釉的砂底,可见明显的放射状跳刀痕与火石红色,官窑圈足多处理为滚圃,民窑则多斜削, 并出现了通常认为是康熙时才有的那种斜削式拱壁底。

5、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浑重艳丽,兰中泛紫。中期兰中闪灰,发色渐浅。晚期兰色灰暗,多有晕散。

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年号)朝共48年,是明代历时最长的朝代。万历官窑器大多用“大明万历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个别颜色釉瓷用两行六字暗刻款。有少数为两行六字双方框、单行横排和直排双栏款,并有三行六字双圈或双长方框青花楷书款。也有单行直排六字款,上有覆莲,下有莲座托,这是宋元以来招牌及刻版书上所用牌记的格式。万历朝很少用“万历年制”四字款,所见只有和其他字句合用,如古周餮饕、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纯忠堂用”等。

民窑器年号款有“大明万历年制”、“大明万历年造”、“万历年制”三种。民窑器除用本朝款和各种堂名款外,多有仿宣德、成化六字款。至于“大明年造”及“长命富贵”、“福寿康宁”、“万福攸同”与各种“佳器”款更属多见。在一些较粗的民窑器上已出现单个“佳”字的方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