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全香怒沉百宝箱几岁

傅全香怒沉百宝箱几岁

傅全香她不仅学习程砚秋,将程派艺术为我所用,而且对荀慧生大师也是尽情学习,傅派名剧《杜十娘》,便得到荀大师的亲授。

1961年,傅全香38岁。荀慧生来上海演出。对于荀派名剧《杜十娘》,傅全香倾心已久,便与荀门弟子童芷苓、李玉茹,一起登门求教。经大师精心指点,她懂得了对戏中人物要学会分析,然后,要知道如何用表演手段来刻划这个角色。

傅全香仔细聆听荀大师对剧中人物杜十娘的细致分析:京都名妓,才貌出众,饱经风霜,知于世故性格柔中见刚,虽身居平庸,却不甘堕落,所以早有从良之心,可又有自知之明。对于李甲,她观察长达两年之久,直到认为十分可靠,才以身相许。哪里知道,她还是看错人,仅仅为了一千两银子便可将她卖掉,而自己百宝箱的价值却百倍于此,由此更觉自己痴得可怜,傻得可怜,命薄得可怜。因之对李甲恨入骨髓,情愿葬身鱼腹,也不肯“露富”去争取负心人的回心转意。正是从这个基本分析出发,荀大师在设计“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表演时,集中全力刻划她心底的一个“怨”字。

傅全香告诉我:“荀大师高就高在他的与众不同。他不是用通常的哭哭啼啼来表现杜十娘的满腔怨恨,相反却用不同的“笑”来刻划这种‘怨恨’。杜十娘投江以前有三‘笑’:一笑,知道李甲已把自己卖掉后,先是木立船头,凝望一轮明月,然后一声痴笑。这痴笑,比连喊几个‘天哪’要深刻,细腻地表现出杜十娘心中的一句潜台词:‘我多傻啊!’这个对己责怪,包含后悔和懊恼,通过这一‘笑’传达给了观众。二笑:当晚,听到李甲在睡梦中呼喊‘十娘’,以为他回心转意,再一听下文,最后一线希望完全绝断,于是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回身,向观众又是一‘笑’。这是一种‘苦笑’,它的潜台词仍是:‘我多傻啊!’人家已经为了一千两银子同你恩断义绝,你还在痴心妄想,岂不可‘笑’!三笑:沉江之前,抽出百宝箱,拿出宝贝,一样一样细看,脸色痛苦,却忽然微微而‘笑’。这是一种极难的‘冷笑’。不是一般的嘿嘿、哼哼,而是笑得李甲毛骨悚然,笑得观众眼泪汪汪。潜台词仍是那句:‘我多傻啊!’吃尽辛苦,强颜欢笑,积下这些财宝,无非为了赎身,结果依然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这有多傻这三‘笑’可谓是表演之精华。”